以转型发展为引擎 全面促进课程建设
日期:2016-09-02 已浏览281次
作者简介:杜秀国,1960年出生,男,汉族,长春科技学院基础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量子力学、物理教学法。
摘 要:本文以大学职能内涵的变化为切入点,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围绕大学转型发展主题,着重阐述了课程建设与转型发展的关系,介绍了如何加强课基础课程建设,提出了课程建设的目标。
主题词:转型 发展 课程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明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但在不同时期,高校职能的内涵也是常变常新,集中体现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上,这是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由于办学定位不同以及学苗在认知上的差异,在不同的高校,这四大职能的发挥也应各有侧重。但不论是哪一种情形,人才培养都应遵循以下四个要求,即使受教育者做到“四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学会”人才超越了口径宽窄和知识多少的范畴,也超越了专才与通才的对峙,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较好地在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作为整体转型发展的教学型大学,科学研究职能相对弱化,传承和创新文明的功能并不突出,而培养与地方经济或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则显得更为直接和迫切。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课程建设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品质。因此,抓住转型发展契机,全面引领和促进课程建设,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是应用型大学的必由之路。
1.课程建设与转型发展
1.1课程建设的性质和意义
课程建设包含课程的团队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规范、教学规划、教学管理、教学组织与实施、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手段更新、教学质量评价等诸多方面。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观察,课程建设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随着时间的积累,课程建设的内涵不断得以完善和丰富,使得课程建设具有历史性和传承性;另一方面,课程(尤其是理工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本身内在的知识结构相对完善,理论体系相对完整,而课程教学又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和手段,这就或多或少地使得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往往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便要求课程建设必须具有前瞻性和发展性。因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既要照顾纵向,尊重历史,注重传承,又要以前瞻性的眼光关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课程建设内涵,确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建设目标,使课程建设方向与社会现实需求相一致。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学进程中常态化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提高人才培养品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工程。
1.2课程建设与转型发展的关系
课程建设要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这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应用型大学注定要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与此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这一设计所确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便为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指明了方向。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精英式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必然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现实需求的错位。尤其是三本应用型院校,对基础课的要求自然不能也不应该向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那样,一味追求知识覆盖宽泛、理论推导严谨、基础厚重扎实。而应该是在充分考虑学生整体认知现状并兼顾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坚持弱化理论,突出应用,适量适当,够用为度的基本原则,引领课程建设和指导课程教学。另外,优化课程建设,最终实现培育适合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也是实现转型、促进发展的唯一标志。总之,课程建设和转型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转型发展决定课程建设取向和建设目标,而课程建设的优化反过来又可以助推转型的成功与发展,二者不可分割。
1.3基础课程建设的地位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意味着基础课程建设可以弱化,基础课程教学可以被大量压缩,甚至干脆被砍掉,让位于所谓的“专业教育”或“实践教学”?如果这是一种设想,将十分可怕;如果付诸了实践,便是患了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速成速决的综合症,是明显的短期行为,后果恐怕是灾难性的。
基础教研部承担数学、物理、化学以及演讲和写作类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其中,数学、物理、化学各门必修课程的教学涉及8个分院、28个专业,而演讲和写作类公选课程的教学实现了所有专业全覆盖。在基础教育阶段,正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自然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具有共同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征:独立意识和自我发展性在增加,追求更广泛真理的探索性加深,抽象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以及想象力高度发展,感知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感知的精确性趋于完善。这就为培养学生的独立行为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造性提供了可靠保证。由于基础学科诞生和发展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在基础课教学中,正是实现知识传授,人文精神培育和能力启蒙的最佳时机。可以将科学家们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实践有机融入到知识传授的全过程,既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理性辩证的思维习惯,使学生逐渐学会认知,又能通过课内实践有效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锤炼他们的实践技能。由此可见,基础课程建设对应用技术性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长期探索和积累,我们的基础课程体系基本完善,课程建设态势逐步向好。而学校整体转型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既为基础课程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赋予了基础课程建设新的内涵。
2.突出课程主干建设
前面提到,课程建设覆盖面广,涉及元素多,内涵丰富。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务求做到夯实基础、突出主干、把握关键、注重品质。
2.1加强团队建设 夯实课程建设基础
团队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也是课程建设的根本。经批准,我们恢复了综合教研室建制,启用青年教师主持理化实验室工作,引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两名。按着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总体部署,对全部青年教师进行了一对一式培训,并全部通过考核验收。每学期集中进行教学观摩不少于三次。在2014至2015学年进行的全校教师课堂教学考核活动中,绝大多数教师考核成绩为优秀。2014年,获省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1项。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人。校教学名师1人。2015年,校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1项,并获省微课大赛三等奖。在近三年的评教活动中,优秀率均在95%以上。
2.2加强教材建设 发挥辅助育人功能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抓手,也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教材可以把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研究成果以及教学方法,通过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加以固化,所以具有辅助育人功能。结合我校学生的整体认知现状和各门课程的学时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们经过大量的调研走访,有计划地对各门课程教材进行甄别遴选,并组织力量编写突出自身特色的校本教材。先后编写并出版了《普通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技术》、《线性代数》、《微积分》、《大学物理学》(上,下),《大学物理学学习指导与练习解答》,占全部必修课程教材的50%。这些自编教材的普遍特点是适当淡化理论,突出应用,难易适度,贴近学生。使学生看得懂、学得进、用得上,教材的辅助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3加强质量工程建设 提高课程建设品质
质量工程的业绩是课程建设品质的标志。近五年间,我们先后有《高等数学》教学团队建设成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该课程建设成为校级优秀课程。《普通化学》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50篇,其中,SCI 3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在研或结项的校级课题6项,省级课题2项。有一项教研课题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们平均每年组织约十支左右的代表队参赛,三年迈出三大步,跻身同类院校前列:2013年获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2014年获省级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2015年获省级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各1项,在30所高校(不含高职高专)的总计722个成功参赛队中,一等奖获奖比例和获奖总数分别位列第四和第十三,在民办高校中更是名列前茅。
3.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工程庞大,既要从宏观层面把握改革的整体布局和走势,又要在微观层面扎实细致地做好具体工作。我们作为以工学为主体,并处在转型期的三本院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要瞄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个体的能力培养,注重整体的教学效益。
3.1加大投入力度 强化实践教学
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课内实验约占课程总学时的35%至40%。实践课教学比例的增加,要求实验室建设必须同步跟进,而在此之前的2014年,我们便已经向学校提出了仪器的补充购置计划,累计金额达二十多万元,获得学校支持,不但实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还填补了晶体合成实验项目的空白。目前,理化实验室可开出的实验题目达37个。物理组对新购进的仪器全部进行了可靠性和精准度测试。值得一提的是,《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量》是唯一的近代物理实验项目,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内涵。通过检测性实验,发现光电管对个别波长的光伏安特性异常,经分析研判,向生产商提出改进方案,获得积极响应。改进后的实验结果非常令人满意。2015年12月,与此相关的一篇论文已经发表。
3.2改进方法手段 突出能力本位
根据学校要求,实验课首次以约课方式顺利展开。本学期,共开出理化实验题目18个,涉及19个专业的34个自然班。做到忙而不乱,实现了实验课与理论课的同步跟进。为突出技能培养,化学课采取抽签考试方式对学生进行随机考核,有操作、有问答、有综述。大学物理实验课中,对不需要进行理论计算,且操作性强的实验项目,实行随堂跟踪每个学生的过程表现,并结合实际操作或测量进行随堂考核打分。既强化了技能培养,又避免了个别学生不注重实验过程现象的出现。在分析化学实验中,教师缜密筹划,精心设计,对难度不大的实验,尝试师生的角色互换,让学生当演员唱主角,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觉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热情。为使学生在单向技能大赛中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数学教研室把数学建模的相关知识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利用业余时间,加大对学生的培训力度,今年,还邀请省内有一定影响的教师来校讲学培训,力争在此项大赛中再创佳绩。
3.3整合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效益
由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实践课学时的比例大幅增加,这给理论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矛盾出现了,在有些课程的教学中,现有学时不足而后续专业课需要的知识储备难以得到保障,即使同一门课程,这种矛盾也有存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2015秋季学期开学之初的教学例会上,要求任课教师认真分析梳理各教学单元在本门课程所占的权重,可讲可不讲的舍弃,对非重点而后续课又有需求的内容,实施有机整合。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或是淡化理论推导,或是对结论的合理性做出恰当说明,并着重指出其如何应用。与此同时,结合落实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将整合结果明确体现在修订后的各门课程教学大纲中。
4.课程建设的目标
为实现以转型引领建设,以建设促进发展的美好愿景,在未来五年,我们将着力实现以下目标:(1)重点推进《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力争使其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一至两门校级优秀课程。(2)根据学校发展预期,以及梯队建设需要,更新或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在学术教研领域有影响的教师3至6人,聘请名誉教授,为课程建设储备人才,积蓄力量,扭转团队整体学术及教研水平低,成果少的局面。(3)有计划编写修订基础课教材,打造教材建设新亮点。(4)继续推进教学内容整合,提高教学效益,审慎引入微课等辅助教学手段,有效破解教学难点。(5)建议建设演示实验室,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建议引进近代物理实验项目一至两个。(6)条件成熟时,逐步开放理化实验室。
结语:回顾过去,我们历经艰辛,克服重重困难,迈着坚实的步伐一路走来,展望未来,基础课程建设任重道远,转型发展的愿景值得期待。我们将坚持做事教育与做人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育人原则,把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以理服人,以德树人的育人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为使学生成为“四学会”人才,以便在信息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