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研部工作总结

日期:2017-12-27 已浏览202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  杜秀国
 
即将过去一年,是自2013 年学校转设以来最具挑战性的一年。迎评工作进入关键阶段,转型发展不断丰富新的内涵。然而,伴随着这两项工作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现,各项建设承受着巨大压力,专项工作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基础教研部在校党政领导集体的强有力指挥和职能部门具体指导下,精心谋划、精准设计团结协作、埋头苦干上下同心、攻坚克难,使基础部的日常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建设实现了协调健康发展。作为这一切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在座的每一位都功不可没。三尺讲台上,你们用心血和汗水诠释着师者的责任与担当,日常工作中,你们用智慧与执着续写着团队的荣耀与辉煌。在这里,我向为基础部各项事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同事们表示由衷的钦佩,同时也为你们在工作中给予我个人的一贯支持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受教授委员会委托,由我对2017年的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 主要工作和业绩
    1.教育教学
 按计划完成了14门课程的4302学时的教学任务。撰写完成了全部所开课程的教学大纲并如期上交。试卷复查全部完成,每门考试课的试卷基本保证复查三次以上,复查结果表明,阅卷流程规范,评判标准统一,卷面整洁清晰,经近期再次复查和补充,本年度试卷可以装订封存。
理化实验课如期进行。各种登记齐全、填写规范。部主任、两级督导听课累计73次。集体备课、老教师说课6次。全年未发现因私调课和串课现象。
2.教学改革
一是整合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由学科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在兼顾知识体系结构相对完整的前提下,弱化理论推演,整合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利用已有认知,多角度观察问题、辩证分析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面对基础课理论性强,甚至过于抽象难学的现实,努力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理论问题形象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使学生听得懂、学得进、记得牢、用得上。
三是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拓展课内实践平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贯通。积极争取学校财政支持,创建了物理演示实验室,首批购进演示仪器22台/套,并于第十一教学周开课,引起师生强烈反响。演示实验的开设,有效地解决了因理论课学时紧张和学生认知水平整体偏低造成的基础薄弱、知识面偏窄等制约教学质量的问题。引进近代物理实验项目5项,为实现分层次开展实验教学奠定了物质基础。
 四是对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师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并组织了10支代表队参加了本年度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赛区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五是撰写完成了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微积分、普通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等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说明,累计达23300字。“说明”中包括该课程的地位与作用,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培养与专业侧重等。并将其上传至本部网站,以此规范教师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
六是继续推进考核方式改革,注重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理化实验注重跟踪学生的操作过程,对不要求进行理论计算的实验,直接根据学生操作的规范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现实表现进行成绩评定。对考查课的考核进行预先规划和设计,逐步提高主观题考核比例。
3.质量工程
    继理化教研室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基础化学组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分析化学建设成为校级优秀课程之后,今年,《大学物理系列教材》和独立学院基础课教学体系构建》分别被评为校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有4项转型发展校级课题结项,《大学物理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获批教育厅教研课题立项。张秀丽获第八届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信息化教学大赛复赛中,张秀丽、王健分别位列第一、第二名,在最后的决赛中分获二、三等奖。获批两项校级青年基金项目。
4.质量管理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保证质量的长效监控机制和系统的评价体系,以此为依据,对教学过程进行常态化跟踪和量化评价。除常态化的查课听课和示范观摩之外,坚持进行学评教、教评教、教授委员会评教以及教评学活动,并对结果进行整理统计,认定最终评价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本学期评教的优秀率为37.5%,良好率为:72.5%。与今年春季学期和去年秋季学期相比,优秀率分别提高了约12和16个百分点,真实反映了整改和建设成效。本学期教评学结果如下:16级参评的45个自然班平均成绩88.5分,17级参评的50个自然班平均成绩94.0分。
5.队伍建设
依据本部“十三五”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引进了数学建模专门人才,并对师生进行了系统培训。补充新教师3名,师徒式的带教工作全面展开,缓解了外聘教师难和教师梯队结构欠合理的压力,并有望在科研和学术上实现突破。通过组织优秀外聘教授和优秀青年教师示范课,以及老教师说课等形式对青年教师加以指导和培训,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质量工程业绩以及本学期的评教优秀率也从不同侧面印证了这一基本判断。
6.专项工作
经三次大规模整合修改,最终完成了评估指标体系中5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12个观测点的123份材料,并将相关的专项工作单独建档,实现了纵向贯通,横向印证,支撑的基础更加牢固。
发表论文7篇,其中省级5篇、核心检索2篇。自助出版《普通化学》(高教出版社)教材一部。
先期开发出15项演示实验并开展教学,12月14日,会同合肥方舟技术员和理论顾问对全部演示仪器进行了检测性实验。计划从明年开始,将利用课内实验空余时间全部对学生开放。
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如期进行,共组织包括培训式讲座、参观学习、示范观摩、备课说课、撰写课程教学大纲说明等14大项活动,收到预期效果。
总之,由于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十三五”各项规划目标如期完成,结果超出预想。
二、工作路径与效果
    基础教育对于人才的生成和生长意义重大,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并不排斥基础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经过反复思考,理清工作思路。广泛调研,确立培养模式。采取措施,破解建设难点。各项建设内涵不断丰富,整体发展态势逐步向好。
1. 明确基础教育功能定位,探索教学改革新思路
 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最佳时期。通过理论教学和课内实践,可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渐进地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基于上述判断,结合转型发展需要,我们经过认真梳理,优先确立了教学改革总体思路和实现的途径:即以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为先导,以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为重点,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突破口,以提高课程信息化水平为制高点,以加强团队建设、实践平台建设和教材建设为保障的教学改革思路。
2.加强课程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品质
首先,我们在把握正确的育人方向的同时,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确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两条主线,做到三个坚持”,秉承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宗旨,以夯实学科基础、通识基础为中心,抓住合格评估和转型发展的主线,做到坚持因材施教、够用为度原则,坚持强化主体意识的“三化”原则,坚持实验平台、竞赛平台、社团平台相结合原则。在基础课学识大量压缩的现实面前,这一定位显然是理性务实的选择。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教学例会、交流座谈、示范观摩等形式强化这一定位,同时,在教案专项检查和听查课过程中,有侧重地考查授课教师基于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其次,通过采取系列措施,多方位强化课程的内涵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品质。例如,积极参加转型发展论坛和教研教改立项。编写课程教学大纲说明。吸纳高学历青年教师,引进专项技能人才申报优质课程和教学成果奖编写校本教材参与学科技能竞赛。丰富内容、拓展课内实践平台开展观摩课、示范课、老教师说课以及集体备课对外加强交流,对内开展跨学科见学等。
3.强化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从基础教育源头抓起,牢牢把握人才培养必须遵循的四个要求,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解决重教书,轻育人,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人格发展的倾向性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倡导教师以文化人,以理服人,以德树人,以情感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常态化听查课、定期开展学评教问卷调查和背对背式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授课教师,督促教师调整执教策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诉求。通过会议或讲座,强化教师对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的关注,提醒教师注重借助学科发展进程中所展现的人文精神和科学家们创新性思维以及创新性实践,实现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启迪、创新精神的启蒙和创新性意识的培育。助推学生实现自觉思考、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行超越,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1.外聘教师难,自有教师超负荷工作
    外聘教师难普遍存在因此,几乎所有教师不得不超出额定工作量。导致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受到挤压,成果偏少、质量偏低,更无法参加外出参加学习和培训。即便如此,有的教学班也超过百人,很难实施有效管理,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整改措施:建议学校从宏观层面加以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我们也会积极加强对外联系,求得理解和支持,保证新学期如期开课。
2.教师队伍不稳定
2016年至今,已经有两位教师离职,另有两位教师由A类转为B类。
整改措施:一方面,我们将尽自身所能,暖心留人,最大限度满足教师的合理诉求,创造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积极配合学校促进实现教师队伍来源的多元化,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
3.课堂教学设计不突出,教学方法单一
通过教案专项检查和听查课发现,个别教师教学设计痕迹不明显,教学方法单一,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层次不高、方式被动。
整改措施:继续加强教育引导,增强教师执业的责任意识和对事业的使命担当意识。
四、明年的工作设想
    1.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开展全员大练兵活动。特别是针对5月涉及的所有课程进行逐课研讨,逐人练讲,不留死角。
2.对新入职的3青年教师开展全方位带教培养。
3.对物理实验室实施整合,开辟独立的物理演示实验室。开发近代物理实验,在自愿的前提下,对部分学生实施有选择性的分层次实验教学
4.对自评专家反馈中涉及本部门的问题一一进行梳理,并做系统整改。
5.对各门课程考核加强督促引导,进行规划设计,注重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加大主观题考核比重,倒逼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维方法的养成教育。
6.建议成立数学建模创新实验室,为师生提供实践和创新平台。
结束语:一年来,我们坚持优化队伍结构,突出建设重点,注重建设品质,协调均衡发展的建设原则,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实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举措。创出了业绩,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丰富了内涵,为下一阶段的迎评大考奠定坚实基础。在这辞旧迎新的特殊时刻,让我们重整行囊,迎着新年的曙光,扬帆起航。谢谢!
 
 
 
 
基础教研部   
2017年12月20日
 
版权所有©长春科技学院基础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