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黄大年党员学习
日期:2017-06-20 / 已访问:470
2017年5月25日,我部教师围坐一堂,共同追忆已故科学家、时代楷模黄大年的感人事迹,学习他至诚报国、敢为人先、甘于奉献,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伟大事业之中的高尚精神。
会议上,孟繁威指出:近期一个响亮的名字再次响彻在我们内心,他朴素,辛勤刻苦,衣着简便,一生多余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是无私的爱国者;他固执,执着科研,心无旁骛,一心只在实验室;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一生的平凡铸中国科研的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谈起老一辈科学家,他说“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是的,他义无反顾了,他就是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国家深探专项装备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首席科学家,他就是黄大年同志。
严尚滨在讲话中指出,黄大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彰显了新时期地质科研工作者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他所取得的成就、作出的贡献值得我们自豪,他治学为师的风范、忘我工作的精神值得所有人民教师认真学习。
邵波强调,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学习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矢志奋斗、勇攀地质科研高峰的高尚情操和创新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将学习黄大年先进事迹纳入我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中,进一步扩大学习宣传覆盖面和效果,营造向黄大年学习的浓厚氛围。
紧接着,刘恩刚表示: “从国家需要和世界一流看,我们虽然努力了,但还很不够,还有距离”——黄大年。他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教育者,他教学的目标既不是“授人以鱼”,也不是“授人以渔”,而是祖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人才需求。作为在国内国际有影响的科学家,黄大年却常说,自己最看重的身份是一名教师。“如今,中国正努力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而这段并不平坦的进程需要几代人去完成。如何培养更优秀的人才,让文化与智慧长久地传承下去,值得每个人思考。”这句话不仅反映出他诲人不倦的“师道精神”,更体现了他致力于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精尖人才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田晓雨说: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回顾黄大年58岁的生命历程,对祖国的爱始终是他最深沉的情结。大学毕业,他以“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书写爱国报国之志;在海外的18年里,他密切关注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在情感上“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回国后的7年,他更是夜以继日、忘我工作,成为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拼搏至生命最后一息。“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这是他人生的写照,更是他不变的初心。这是一颗为祖国跳动的赤子之心。
最后老师们把观点进行总结,从“海漂”到“海归”,不只是黄大年个体命运的转折,也是实现中国梦伟大时代进程的一个折射。“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黄大年自觉把人生理想与国家发展融为一体,“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他洞察中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发展大势,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勇于攀登创新高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倾尽全部心力,作出了突出贡献。“只要大家努力和坚持,一定能实现强国梦”。黄大年短暂而精彩的一生启示我们,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体奋斗的价值才能得到升华,人生才能具有超越小我、成就大我的非凡意义。
此次关于学习黄大年交流心得体会的成功召开,让老师及同学们更加了解黄大年,进而学习他的高尚品质。他是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惜时不惜命。他忘我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鞠躬尽瘁。在学生和团队成员的眼里,黄大年的工作有两个状态:加班和出差。学生们背后送给他一个雅号——“拼命黄郎”。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一朵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个黄大年一样的人燃烧自己、照亮未来,铸就起了民族脊梁,中国的脊梁,每名科技工作者都应以“黄大年们”为榜样,大力弘扬“冷板凳”精神,始终保持一股不回头,拼命劲,在科技兴国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华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