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团建设 > 党团活动
三下乡特辑——我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有担当多壮志,初心坚守更映红”党史学习教育(一)
日期:2022-07-21 / 已访问:355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六中全会精神,为积极响应学校团委“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信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医药学院分团委高度重视,紧密结合“三下乡”实践活动,精心组织开展“为有担当多壮志,初心坚守更映红”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参观红色圣地,挖掘红色故事,感受红色文化。2022年7月13日,我院学生成祉如积极报名参加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党史学习系列教育,本次来到了冯学峰故居。
聆听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冯雪峰故居,位于义乌市赤岸镇神坛村。驱车往义南,可直接到义乌市赤岸镇的神坛山村。这里四面环山,虽不高却很陡,悬崖绝壁,层峦叠障。村前有条小溪,长年流水不断。1903年6月2日,著名的作家、文艺理论家、社会活动家冯雪峰就出生在这个村里。冯雪峰故居是一座两层小楼房,系四合院,中间一个天井,小厅旁是小房间。小厅堂中摆着冯雪峰的塑像,注明“1903一1976”生卒年代。冯雪峰从小就下田干活,上山砍柴。直到1912年才扔下牛鞭到一家私塾去“开蒙”。1919年小学毕业后走上了革命道路。他是现代文学史上“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者,在现代文学史上他的独特的卓著成就为后人所深深推崇。到这山村小楼中去看看,除了领略这小山村气度嵯峨、龙腾虎跃的动感之外,还会留下对历史、对人生颇具感慨的深思。
冯雪峰(1903年6月2日-1976年1月31日),原名福春,出生于浙江义乌,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诗人、作家、文艺理论家、社会活动家。
他曾参加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历任“左联”党团书记、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文艺报》主编等,主要作品有《湖畔》《有进无退》等。
成祉如同学表示:冯雪峰,一个走完长征路的傲骨文人。人们都知他是个文人,却不知他也是革命年代壮烈而隐忍的革命者。艰苦卓绝走长征,深居简出创文学是他的人生写照。来到冯雪峰故居,脚下踏着他来回徘徊的土地,在雪峰讲坛里看着他遗留的笔迹,目光随着一张张褪色的纸张回望革命的人生。在雪峰讲坛里,我看见了他的诗句。冯雪峰在《山里的小诗中》写到:鸟儿出山去的时候,我以一片花瓣放在它嘴里,告诉那住在谷口的女郎,说山里的花已开了。相隔半个世纪,共产主义的鲜花不仅开在了山里,开在了中国大地上阳光能照到的所有土地。
走出冯雪峰故居,一束阳光照进门框,天井中央立着半身铜像,冷峻、睿智、沉着的面容令人肃然起敬。忽而,一只飞燕从屋檐下直冲上空,飞向另一个方向,在那里,冯雪峰肃立于神坛村后山之上,他终于落叶归根,一生都在为党抛头颅、洒热血的他,终化为百姓心中不朽的丰碑。终其一生,冯雪峰都在义无反顾地追求着光明与爱。即便他的肉体燃烧干净,他的精神之火至今仍在永恒地燃烧。
他们都在说延乔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我一步一步行至家乡雪峰路玉兰花开放的尽头,那是雪峰先生等老一辈革命家以血肉之躯铸造的今日之光明。今日之青年,也必将前行在雪峰路上,踏着他们来时的路走向明天,走向似锦繁花。
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初心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我院学生了解我们党的光辉历程、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了解我们党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及事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关键节点的基础上,更能深刻感悟历史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全面明确新时代里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和担当。从中汲取力量,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实现崇高理想努力奋斗。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蓬勃朝气、昂扬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