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船精神 牢记初心使命”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今天是《党史故事大接龙》特别栏目第四期
上一期是由智能制造学院教师党支部代表讲述
赫洵、杨靖宇、魏拯民、庄凤的故事
同样,今天商学院教师党支部代表
给大家讲述发生在吉林的
红色故事
@商学院党支部的成员们
精彩故事等你来听呦~
故事讲述者:
长春科技学院商学院管理教师党支部书记 王 立
王立,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2012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取得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主任。主持和参研省级课题5项,主持课题获得吉林省“十二五”教育科研优秀项目,参编教材5部,发表核心论文1篇,省级论文10篇;曾获得师德先进个人、最美教师、骨干教师等称号,主讲“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入校以来曾多次被评为校级先进工作者。
在东北抗联的历史上,有一位十分特殊的战士——福间一夫,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日本人,却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1938年,杨靖宇领导抗联第一路军,多次破坏日伪正在建设的通(化)辑(安)铁路工程。在6月24日袭击土口子隧道工地时,俘虏了一名日本工人,他的名字叫福间一夫。当时,福间一夫是工地“架子工”的工头。经过询问,劳工们都说他平时为人和善,从不欺负中国人。因此,杨靖宇下令释放他,但是福间一夫不肯走,他要求参加抗日联军!抗联的战士们听到他这么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日本人参加抗联打日本人,这可能吗?
杨靖宇和蔼地问他为什么要参加抗联,他说:“日本侵略中国是不好的事,我是个工人,反对这种做法,我国平民百姓也反对这么干。眼下,只有制止这场战争,才能挽救中国人和日本人。”
面对敌人,福间一夫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这位日籍抗联战士献身于中国抗日战场的英雄事迹,在抗联第一军指战员中广为传颂,人们怀念他,赞扬他为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国际主义精神。(文章节选自《红色吉林——100个引人入胜的党史故事》)
故事讲述者:
长春科技学院商学院经济教师党支部书记 王 奥
王奥,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任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副主任,商学院经济学类教师党支部书记。主持并参与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20余项,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10余部。曾获省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校年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老岭山区,曾是抗联一军重要的活动区域,位于长白山南麓,鸭绿江右岸的辑安县(今集安市)境内,崇山峻岭,山高林密,地势险要。
杨靖宇率领抗联一军部队进入辑安老岭山区后,一面组织发动群众支援抗联,争取伪军警政人员,扩大统一战线,一面以老岭山脉为依托,开展抗日游击斗争,在百余里的老岭山区摆开了战场。
抗联一军时而伏击日伪军“讨伐”队,时而袭击敌人的铁路工程,时而拔除敌人的重要据点,时而袭击伪警察署和“集团部落”,把这一地区闹得“翻天动地”,使敌人哀叫。辑安成为伪通化省的“第一癌肿地带”。
奇袭老岭隧道工程就是这一系列战斗中的精彩篇章之一。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扩大侵华战争,掠夺东边道一带丰富的矿产、森林资源和消灭东北抗联,继安奉、吉会铁路之后,在完成梅河口至通化铁路施工后,从1937年开始,又加紧修筑从通化到辑安,过鸭绿江与朝鲜接轨的又一条战略铁路——通辑铁路。
杨靖宇率部奇袭老岭隧道工程的战斗,在东边道地区引起强烈反响,广大人民群众深受鼓舞,日本侵略者万分恐慌,称这次“老岭事件”是“东边道肃正史上最巨大的一章”。
此后,为了继续阻止日本侵略者修建通辑铁路,在3月至6月间,杨靖宇率部采取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等游击战术,在通辑铁路沿线频繁出击。在这些战斗中,抗联一军指战员在杨靖宇指挥下,勇敢无畏地向敌人冲锋,将抗日游击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严重地破坏了敌人的铁路工程,而且使日伪当局胆战心惊,坐卧不宁,书写了抗联一军史上不朽的篇章。(文章节选自《红色吉林——100个引人入胜的党史故事》)
故事讲述者:
长春科技学院商学院学工教师党支部宣传委员 崔亭亭
崔亭亭,1994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于2020年参加工作。现任商学院学工教师党支部宣传委员,商学院辅导员。自工作以来,对待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勤勤恳恳,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获得“长春科技学院优秀指导员”、“长春科技学院2020年度优秀共青团干部”等光荣称号。
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悲壮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1937年4月6日。天刚亮,在通化南关日本宪兵队通往东关玉皇山后柳条沟的路上,挤满了人,路边还分布着日伪军警。大名鼎鼎的南满民众抗日英雄王凤阁,后面的妇女是其妻子张氏,她怀中的小男孩是他们的儿子叫小金子。这天,日军要杀害他们全家。
王凤阁,生于1897年,吉林省通化人。他出生在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1914年毕业于通化县立中学,读书期间常以精忠报国的思想激励自己。1922年,他加入奉系军队并任下级军官,后由于厌恶军阀混战辞职回乡。九一八事变后,大家都在猜王凤阁会怎么样。衣食无忧,他可以不问世事,做一顺民,平安度日;知识满腹,他也可认贼作父,弄个伪职干干,享受富贵。可是谁也没想到,他选择了宁为抗日死,不为亡国生。
抗日英雄杨靖宇在闻其遇难后极其悲痛,他在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司令部为其举行了追悼会。新中国成立后,王凤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通化市在玉皇山顶还为他树立起了纪念碑。他及家人为抗日共赴刑场的悲壮一幕将永驻人们心中。(文章节选自《红色吉林——100个引人入胜的党史故事》)
事讲述者:
长春科技学院商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 刘嘉南
刘嘉南,1989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现任商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先后获得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在2014年度,2016年度工作中评为“先进工作者”,2019年在学生网络评教工作中评为“先进工作者”,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课题一项。
在东北抗联第一路军中,有一些十几岁的小战士,他们中最大的18岁,最小的只有13岁,平均年龄16岁。他们有的是随父母参加抗联的孩子,有的是被解放劳工中的童工,有的是抗日根据地的儿童团员,有的是被部队收留下的无家可归的孩子,有的是父母被日伪军杀害后只身投奔抗联的孤儿。
这些小战士年纪虽小,但是每个人都满怀着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并且胸怀大志,决心抗日到底、光复祖国、解放家园。杨靖宇十分重视这些小战士的成长,把他们看作长白山的火种,抗日联军的未来,革命胜利的希望。
1938年8月2日,部队在长岗战斗中缴获了敌人几十只三八式马枪。杨靖宇决定,将这些马枪全部用来武装这群“娃娃兵”,成立一支队伍——“少年铁血队”,并派高玉信为队长,自己的警卫员王传圣做指导员。
1939年4月初,部队决定攻打榉甸县大蒲柴河镇(今属敦化市),命令少年铁血队独立攻打伪警察署,并为其派出一个机枪班配合作战。4月7日晚,少年铁血队埋伏到距镇子西门约150米的公路旁。静悄悄的夜晚,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只见几个敌人骑着马奔驰而来。当他们来到少年铁血队埋伏地时,突然发现了什么,一边策马奔向西大门,一边大喊:“快开门,快开门,红军来了!”怎么办?少年铁血队当机立断,立即追击,未等敌人关上大门就冲进镇里。伪警察署的围墙很高,小战士们个头小上不去,便搭人梯翻进院子,集中全部火力,迅速攻占了伪警察署,并缴获一座弹药库。战斗结束后,杨靖宇高兴地夸奖少年铁血队:“你们已经是呱呱叫的队伍了”。就连被俘虏的伪警察都不得不承认:“这些小兵生死不怕,硬往上冲,真厉害!”
少年铁血队在杨靖宇等首长的精心培育下,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抗日烽火的锻炼和考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长为抗联第一路军总部的主力部队之一,成为一支真正的铁血队伍。(文章节选自《红色吉林——100个引人入胜的党史故事》)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今天的《党史故事大接龙》特别栏目就到这里啦~
下一期
语言文化学院教师党支部代表
还会讲述精彩的党史故事
我们一起期待吧~
商学院
2021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