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5日,长春科技学院语言文化学院最青春社会实践服务团赴河北石家庄西柏坡开展了为期4天的“建设和谐家园,追寻红色足迹”活动。
第一天经过了11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首先我们最青春服务团小分队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当我们一行人走进西柏坡,走进这个普通的小山村,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间间土平房。当我们进入房间后,屋内的陈设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繁杂,一切都是如此的简单、整齐。导游向我们讲解到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中共中央统帅部在西柏坡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使这个普通的小山村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在历时四个月零二十天的时间里,中央统帅部通过电波与前线保持密切联系,指挥着三大战役的战争进程。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向各个军事前线指挥部共发出197封电报,这些电报的电文都是毛泽东亲自撰写,有力指挥了各个战区的军事行动,成为三大战役军事指挥艺术的一大特色。行程的第二日我们紧接着去到了西柏坡教育安全纪念馆。要战胜敌人必须打两种战争,一种是公开战争,一种是隐蔽战争。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是最值得“一探究竟”的地方。这里面展现了从1927年中央特科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在各个历史时期作出的突出贡献。该馆主陈列利用图片、实物,结合动态模型、场景复原和艺术浮雕等形式,展出了我党在于敌特斗争中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人物们,深刻诠释了我党隐蔽战线的斗争历史。
到了第三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在纪念馆的门口是一组五大书记的雕像,看着高大的领袖群体塑像,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我们伟大的领袖正是在这里,组织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紧接着我们参观了纪念馆的每个展厅,在纪念馆里有较多的原件,其中革命文物有2000多件,且一级品8类15件。通过对纪念馆的参观我们对西柏坡有了更深的了解。 时间过得很快,四天的时间转眼即逝,第四天我们停留在西柏坡重温了之前行程的种种细节,最后满载而归。西柏坡精神于毛主席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党的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其基本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的赶考精神,团结进取的大无畏精神等。它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以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组成的领袖集团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次红色之旅让我们看到老区换新颜,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和推进,革命圣地从重新焕发了生机,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西柏坡精神的传播和延续,同时也使更多青年找到了理想与奋斗的方向,坚定了自己的信仰,有利于我们个好的肩负起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使命,有利于我们更好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重温那段历史,让我们激情澎湃,斗志昂扬,我们会永远谨记党的教诲,牢记自己的使命,让民族的薪火传承经久不息。此次西柏坡行,不仅仅是我们对于革命先烈的缅怀,对他们的敬畏,更多的是去探讨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风雨历程中,磨练出来的民族精神是什么。做为90后的我们该如何去汲取和继承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把革命先烈的优良品德发扬和传承下去。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问题,中国现阶段飞速发展的经济与民族精神的天平已经明显失衡,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寻找一个黄金分割点,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