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拥有呆萌呆萌的心情?
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人在篱笆旁边采摘菊花,突然一个抬头看见了远处的山峰。山峰很棒,阳光正好,就连鸟儿也刚好飞回来了。一切都是那么美妙,那么棒,那么赞,赞,赞,赞。诗人很想表达点什么内心感受嘛?一下子就呆萌掉了,忘了要说些什么。嗯,是的,最好还是不说,独自偷乐罢了,这是生活的至高境界。
诗人就是诗人,陶潜就是陶潜。这些每个人都可以看到的客观存在,在诗人的诗意里就衍生出了如此主观的,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轻松。
奈何,科学家可能和诗人有仇。就是喜欢解释,就是想要毁灭诗意。
斯坦福大学学习环境与资源专业的研究生Gregory Bratman和他的同事发现行走在斯坦福校园内的绿地比行走在繁忙的城市街道,被试能更集中精力,心情也更加愉悦。
Gregory Bratman招募了一批城市居住者,让他们完成一份问卷,并测量他们在正常状态下的病态反刍水平。
病态反刍是指在痛苦的时候,人们难免会勾起以前痛苦的记忆,更加消极地看待一些问题。这时候,人们很容易对负性事件进行深度思考,人像踩在沼泽地那样,不断下陷,最后沉浸于对这种抽象的,根本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无穷无尽的思考之中,结果唤起更多的有关自我和外界的负面想法,变得更加痛苦。
研究者们运用了监测脑内血流的扫描仪器检查了每个志愿者膝下区前额叶皮层的神经活动。通常来说,流向大脑某部位的血液越多,该部位的神经活动越活跃。
Gregory Bratman随机让半数的被试用90分钟在斯坦福校园一个绿油油的环境内散步,而剩下的被试则在车辆川流不息的公路旁行走。在时间结束后,被试马上回到了实验室,再一次完成问卷和大脑扫描。
研究结果发现在绿油油的环境中散步的被试情绪出现了改善,他们流向膝下区前额叶皮层的血液更少,大脑这一部分没有之前那么活跃。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这是鲁迅描写的自然,以前的人们生活在鸟语花香,风花雪月的自然中,现在的人们居住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高楼中,当人们烦恼,忧虑的时候,学学人家陶渊明,亲近自然环境,可以成为改善心境的快速方式,人从自然中来,一定得回到自然中去。
生活是需要诗意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都是自然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