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适应,你准备好了吗?
亲爱的新生朋友,当你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成为一名大学新生时,相信你的人生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从中学到大学,生活上的自理、管理上的自治、学习上的自觉、思想上的自我教育……,种种变化使得每位新生都会有一个从盲目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渡过程。一些新生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又没有及时有效的调整,而产生种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如何度过心理不适期成为每个新生将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你即将面临的种种变化,与你一起探讨如何顺利渡过可能会有的心理不适期,并交给你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心理咨询,助你走上心理健康之路。
1.悦纳自我,扬长避短,全面发展
相对于中学来讲,大学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单一的以学习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转变到包括学习成绩、社交能力、社会工作能力、个人特长、创新创业能力等在内的多元评价方式,新生会强烈的感受到自己角色与地位的骤跌,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对新生来讲尤其重要。首先要学会悦纳自我,做到:①接受自己的全部,无论优点还是缺点,无论成功还是失败;②无条件的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程度不以自己是否做错事而有所改变;③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有愉快感和满足感。其次要保持适度的自我期望水平,不断协调和调整自己的认识和期望,使之保持与实际生活的和谐。另外,在悦纳自我的基础上,努力保持一种不受个体成败和他人评价影响的独立的自信心,扬长避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利用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使个人的能力和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促进与提高。
2.学会与人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来自祖国各地,生活习惯、家庭背景、性格等有一定差别,行为目标的多元化,集居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使得人际关系显得复杂难处。并且,上大学以前,人际关系的概念更多的是友谊的扩展,大家以“喜欢”或“不喜欢”为前提来处理人际关系。到了大学,我们就要面临一种成年人的人际关系理念:不管喜欢与否,你必须跟周围人有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创造和谐、融洽的心理氛围,促使自己健康成长和成材。要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除了积极构建成年人的人际交往理念外,还要积极主动的交往,获得准确理解别人和与人和睦相处的经验,并促进个人社会化的发展;要多参与社会实践,多认识人、多了解社会,多学习书本以外的学问。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如诚信、平等、适度、相容、开放等)和技巧(语言表达艺术和人际交往礼仪)也是必须的。
3.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积极寻求外部支持
大学学习具有专业性、自主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特点,自学能力和创造力的高低成为影响学业成绩的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承袭过去的学习方法,即使勤奋用功可能也难以获得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对一些高中阶段的学习尖子来说,这种挫折可能造成自信心的丧失,甚至引发心理问题。因此,新生必须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要认识到素质和能力源于知识但比知识更重要,在重视提高智力因素的同时,也要重视提高诸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要在学习和处世中养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学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心智成熟。面对学习的不适应,新生还要积极寻求外部支持:如向高年级学生请教,加强与任课老师的沟通,以便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帮助;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在活动中体验集体的力量、温暖,认同新集体;有选择的参加学生组织,在集体中展现自己的长处,获得自信。
4.及早进行生涯规划
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弹性很大,需要大家做出独立的判断和选择。希望新生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及早进行生涯规划和设计,把每一阶段的学习、工作、生活与自己的未来联系在一起,给自己明确定位,使学习、生活更有目的性。有了明确的目标,可克服目标、方向、理想的迷失,同时,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明确的目标会使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这样无形中会转移注意力,摆脱因不适应而带来的心理问题;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内在驱动力,可促使人变得积极向上,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问题。